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 纲要实施

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专项工作成员单位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暨推进“科普中国”落地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乌兰察布市科协 发布日期:2018-06-07 点击量: 3
字体:[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专项工作成员单位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暨推进“科普中国”

落地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

自治区社会事业工作领导小组全民科学素质专项工作协调办公室各成员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实施,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关于开展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行动的意见》(科协发普字〔201723号),加强自治区科协与各成员单位间大联合大协作,大力整合面向基层的资源和平台共同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实现“科普中国”在我区的落地应用全覆盖,实现到2020年我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目标,为此自治区科协研究制定了《全民科学素质专项工作成员单位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暨推进“科普中国”落地应用实施方案》,现按照自治区政府分管领导同志意见,以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事业工作领导小组全民科学素质专项工作协调办公室名义印发给你们,请各成员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事业工作领导小组

              全民科学素质专项工作协调办公室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2018511日         

全民科学素质专项工作成员单位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暨推进“科普中国”落地 应用实施方案

  为全面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中国科协于2014年开始会同社会各大传播媒体,大力推动“互联网+科普”行动计划和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强化互联网思维,以“科普中国”品牌为引领,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科普中国”是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为全面提升我区科普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科普中国”在我区的落地应用全覆盖,根据中国科协《关于开展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行动的意见》(科协发普字〔201723号)和《内蒙古自治区“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行动”实施方案(20172019年)》精神,自治区科协与自治区社会事业工作领导小组全民科学素质专项工作协调办公室(以下简称“全民科学素质专项工作协调办公室”)成员单位统筹协调、集成资源共同实施推动科普信息化建设,为共同实现“科普中国”在我区的落地应用全覆盖,为实现我区公民科学素质跨越式提升,为实现到2020年我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群团工作会议、“科技三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国科协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施为主线,认真落实中国科协智库、学术和科普三轮驱动新定位,瞄准国际化、信息化和协同化三化联动新目标,强化外向拓展、纵横融合及网络活跃三维聚力新举措,深入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以全面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为核心,以“科普中国”落地应用为重点,积极拓宽和创新科普供给和传播渠道,提高科普供给效率,形成全社会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为实现到2020年我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做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加强各成员单位间大联合大协作、互惠互利原则,整合面向基层的科普文化资源和平台,形成工作合力,秉承合作、创新、高效、共享、普惠理念,让“科普中国”优质资源通过各成员单位传播阵地渠道和信息化平台高效传播推广落地,开创共同传播科普知识的良好局面,在全区共同实现“科普中国”落地应用全覆盖。

  三、总体目标

  2017-2019年,自治区科协与各成员单位共同实现“科普中国”在我区落地应用全覆盖,让“科普中国”优质资源通过各成员单位传播阵地渠道和信息化平台向目标人群高效传播推广,推动科普工作全面创新,实现科普服务精准推送,打通科普工作“最后一公里”,助力全区公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为实现到2020年我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重点任务

  创新科普传播方式,拓宽科普传播渠道,着力在各成员单位现有的传播阵地渠道和信息化平台向目标人群传播“科普中国”内容,推进主流媒体传播“科普中国”内容,建设移动端“科普中国”传播体系,广泛开展优质资源的线下应用等方面下功夫,并积极探索创新“科普中国”落地应用的新模式。

  (一)依托现有的传播阵地渠道和信息化平台宣传传播推送“科普中国”内容。各成员单位要统筹协调、集成资源,通过现有的传播阵地渠道和信息化平台高效传播推送“科普中国”优质资源,同时大力推进主流媒体宣传传播“科普中国”内容,开创全社会共同传播科普内容的良好局面,惠及全区各族人民群众,提高全区公众科学素质。

  ——各成员单位利用现有的网站群和移动端信息化传播平台,在显著位置展示“科普中国”标识和二维码、积极宣传传播推送“科普中国”优质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开创各成员单位共同传播科学知识的良好局面,利用网站和移动端传播推送“科普中国”内容更新每天不少于1次(由自治区科协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推动自治区广播电台开设科普频道(栏目),每周播出针对农牧民、社区居民和青少年群体“科普中国”内容不少于1次、播放时长不低于5分钟;推动自治区电视台、有线电视和网络电视科教频道开设科普频道(栏目),每周播出“科普中国”V视快递等内容不少于1次、播放时长不低于5分钟(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广电局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推动自治区主流报刊、杂志开设科普专题、专栏或专版,每周刊登“科普中国”内容不少于1篇;推动自治区主流网站开辟科普报道的专题、专版、专栏,宣传传播推送“科普中国”优质资源(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经信委、新闻出版广电局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依托现有的北疆先锋党建云和内蒙古干部培训网络学院等资源平台,把科学素质教育纳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长期任务,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决策、管理、执政和科学发展、生活能力水平。利用好“科普中国”优质资源,结合党校(行政学院)课程、各类讲坛讲座、干部自主选学、党员在线、“党建直通车”视频培训系统、北疆先锋手机APP,在“北疆先锋大讲堂”中开设“科普中国讲堂”,发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在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人社厅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依托现有的内蒙古教育云、“同频互动课堂”、微课程平台、“国培(区培)计划”等资源平台,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阶段和高等院校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青少年、教职人员和科技辅导员科学素质提升纳入课程教学和教职人员培训工作当中。利用好“科普中国”优质资源,依托现有的内蒙古教育云、“同频互动课堂”、微课程平台、“国培(区培)计划”等资源平台,同时充分发挥校园e站、科技辅导员作用和力量,真正将“科普中国”优质资源送到每个学校和班级(由自治区教育厅、科协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依托农村牧区科技特派员制度和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等平台和资源,利用好内蒙古乡村e站等资源,大力推进农牧业科技线上线下培训和开展农村牧区科普活动,加快利用好“科普中国”优质资源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和科普活动要实现常态化,大力提升农牧民科学素质水平(由自治区农牧业厅、科技厅、科协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依托现有的城镇劳动者技能培训平台,围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以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进城务工人员及失业人员为重点,开展大规模职业培训,大力提升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水平(由自治区人社厅、总工会、妇联牵头,有关成员单位配合)。

  ——依托社区科普(老年)大学、道德大讲堂、妇女儿童之家、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平台,广泛开展社区科普活动,大力改善社区科普基础条件。依托“科普中国”优质资源,围绕绿色低碳、安全健康、应急避险和破除迷信崇尚科学等主题和观念,提升社区居民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促进和谐社区、文明社区建设,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由自治区科协、共青团、妇联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充分发挥现有的文化阵地场所作用,在博物院、图书馆、乌兰恰特等场所门票印制“科普中国”标识和二维码,以海报宣传、二维码扫描、大屏播放等形式宣传传播推送“科普中国”优质资源,内容至少每月更换、更新2次;充分发挥“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阵地作用,结合“科普中国”优质资源,实现科普服务精准推送,打通科普工作“最后一公里”,大力提升基层群众科学素质水平(由自治区文化厅、科协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充分发挥现有的全国环保宣传阵地作用,在全国环保科普基地、国家(自治区)自然保护区等场所,结合中国环保万里行活动,围绕节能环保、绿色发展为主题,以海报宣传、二维码扫描、大屏播放等形式向公众宣传传播推送“科普中国”优质资源,内容至少每月更换、更新2次(由自治区环保厅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充分发挥现有的国土、林业部门科普教育基地作用,在世界(国家)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林业科普基地等地,围绕保护国土资源、林业资源为主题,以海报宣传、二维码扫描、大屏播放等形式向公众宣传传播推送“科普中国”优质资源,内容至少每月更换、更新2次(由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林业厅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充分发挥现有的医疗卫生阵地和资源作用,在大型医院、妇幼保健院(所)、计划生育服务站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场所,充分发挥内蒙古医学会的作用,围绕健康养生主题,以海报宣传、二维码扫描、大屏播放等形式传播推送“科普中国”优质资源,内容至少每月更换、更新2次(由自治区卫计委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充分发挥调动内蒙古志愿者力量,在敬老院、儿童救助站等社会福利场所,围绕关爱弱势群体为主题,以志愿服务、海报宣传、二维码扫描、大屏播放等形式宣传传播推送“科普中国”优质资源,内容至少每月更换、更新2次(由自治区民政厅、共青团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充分发挥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作用,在公共体育馆、体育场等场所,围绕科学锻炼、全民健身为主题、以海报宣传、二维码扫描、大屏播放等形式宣传传播推送“科普中国”优质资源,内容至少每月更换、更新2次(由自治区体育局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充分发挥现有的地震、气象科普阵地和平台作用,在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红领巾科普气象站、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和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等场所,围绕防灾减灾、自救互救为主题,以海报宣传、二维码扫描、大屏播放等形式宣传传播推送“科普中国”优质资源,内容至少每月更换、更新2次;在内蒙古数字地震科普馆首页展示“科普中国”标识、利用“科普中国”优质资源充实数字科普馆内容(由自治区地震局、气象局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二)着力打造“科普中国”移动端传播体系。

  各成员单位要整合现有各类优质移动端应用,加强科普信息员队伍建设,加大移动端科普传播力度,建立健全以“科普中国”APP为主的传播体系。力争到2019年,实现各成员单位每个处室、事业单位都有不少于1个注册科普信息员,向公众广泛传播推送“科普中国”优质资源。

  ——团结凝聚本系统学会人才、专兼职科普工作人员、科普志愿者、科技工作者等科普人群,建立一支专业科普信息员队伍,并完成科普信息员注册认证工作。所有注册科普信息员要通过建立微信、QQ、微博等社群,快速传播推送“科普中国”内容,每人每天推送“科普中国”内容不少于1条(由自治区科技厅、环保厅、农牧业厅、科协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充分发挥内蒙古志愿者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志愿团体作用,发展广大各行业志愿者加入科普信息员(志愿者)队伍,并完成科普信息员注册认证工作。所有注册科普信息员要通过建立微信、QQ、微博等社群,向公众快速传播推送“科普中国”内容,每人每天传播推送“科普中国”内容不少于1条(由自治区民政厅、共青团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建立健全科普信息员管理培训制度,重点提升科普信息员传播“科普中国”优质资源的能力,每年定期组织对专兼职科普信息员的培训,每年培训次数不少于1次(由自治区科协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三)加强“科普中国”优质资源的线下应用。

  各成员单位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开展各类主题科普宣传活动,向公众广泛传播推送“科普中国”优质资源。

  ——充分利用“科普中国”优质资源,结合自治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通过文艺演出、讲座、知识竞赛、播放“科普中国”内容、实用技术培训等方式,组织开展各类蒙汉双语科普活动(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科协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充分利用“科普中国”优质资源,结合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通过文艺演出、讲座、知识竞赛、播放“科普中国”内容、实用技术培训等方式,组织开展各类蒙汉双语科普活动(由自治区科协、科技厅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充分利用“科普中国”优质资源,结合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通过播放“科普中国”内容、讲座、知识竞赛、现场答疑等方式,组织开展各类蒙汉双语科普活动(由自治区食药监管局、科协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充分利用“科普中国”优质资源,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通过播放“科普中国”内容、讲座、知识竞赛、现场防灾救灾演练等方式,组织开展各类蒙汉双语科普活动(由自治区民政厅、科协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四)鼓励探索创新各类落地模式。

  结合本系统特色和工作基础,积极探索创新“科普中国”落地模式。

  ——各成员单位结合实际,加大力度翻译“科普中国”内容、加强微信公众号蒙文内容建设,让“科普中国”优质资源通过信息化平台有效惠及全区各族人民群众(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广电局、民委、科协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各成员单位加大对科普信息化资源开发和设施设备生产单位的扶持力度,繁荣自治区科普产业的发展,共同推动内蒙古科普云和科普大数据中心建设,积极推动“科普中国”在全区落地应用全覆盖。(由自治区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厅、科协牵头,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建立推进“科普中国”落地应用工作领导机构,负责人由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按照有关要求制定具体目标、任务、指标、进度及落实措施,稳步推进“科普中国”落地应用,形成既有共性又有特色的科普服务模式。

  (二)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全民科学素质专项工作协调办公室要协调自治区财政部门,统筹加大对推进“科普中国”落地应用工作经费投入,重点保障各成员单位“科普中国”落地应用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三)强化督查考核。全民科学素质专项工作协调办公室将“科普中国”落地应用任务纳入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考核指标中,重点督查考核。全民科学素质专项工作协调办公室将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开展定期督查和年度考核评估工作,对工作优秀的单位进行鼓励和表扬,并推荐上报给中国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