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普及 > 纲要实施

公民科学素质指标七问

来源:乌兰察布市科协 发布日期:2017-08-19 点击量: 4
字体:[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1、什么是公民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摘自《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简称《科学素质纲要》)

  2、公民科学素质指标(CSL)的作用是什么?

  公民科学素质是可以测量的。用公民科学素质指标来衡量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水平式目前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

  公民科学素质指标(Civic Scientific Literacy)简称CSL,是反映群体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由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等三部分构成。

  3、CSL数据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的?

  CSL数据是通过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获得的。开展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是我国和欧、美等科技先行国家与地区,以及印度、巴西等国家普遍采用的测度、分析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状况和变化趋势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经国家统计局批准,自1992年起,我国共开展了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历次调查均采取入户面访的方式进行,调查范围涉及中国大陆(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18-69岁的公民(不含现役军人)。

  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包括三部分内容。

  “公民对科学的理解程度”部分是公民科学素质的核心指标,用于测算CSL值。

  “公民的科技信息来源”和“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两部分是公民科学素质的影响因素指标,目前未参与CSL值得测算。

  4、CSL值是如何测算出来的?

  一个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是指达到“公民对科学的理解程度”判定标准的公民。具体地说,是指在“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方面都达标的公民。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CSL值)是指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数量(CSL)占总体数量(AC)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5、我国CSL发展状况如何?

  从2001年到2010年的非十年间,我国CSL水平稳步提升。特别是2006年《科学素质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我国CSL水平明显提升,城乡和地区的CSL发展也呈现不同程度增长趋势。2010年我国CSL水平仍然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2010年我国各地CSL发展状况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我国有8个省份的CSL明显高于全国水平;有5个省份的CSL相当于全国水平;有19个省份的CSL低于全国水平,其中7个省份的CSL仍然低于2005年全国水平。

  6、我国CSL“十二五”发展目标是什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CSL的发展目标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5%”。

  到2020年,“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效益大幅提高,创新人才竞相涌现,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7、“十二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重点任务?

  国务院办公厅《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重点任务。

  五大人群科学素质行动:

  实施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

  五大基础工程:

  实施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实施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实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实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长效机制:

  完善人才培养和动员机制;建立科研与科普密切结合机制;强化科普投入和产业发展保障机制;健全检测评估体系和考核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