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科技辅导员队伍能力建设,夯实青少年科技教育根基,有效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与创新潜能。10月25—26日,由市科协、市教育局联合主办,市科创中心承办的2025年乌兰察布市“科技教育乡村行”科技辅导员培训班成功举办。来自全市各中小学的科技辅导员齐聚一堂,通过系统培训提升专业能力。
市科创中心主任张建梅在开班仪式讲话中指出,本次培训致力于帮助辅导员夯实专业基础、拓宽科技视野,希望全体学员珍惜机会、静心学习、互学互鉴,切实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推动青少年科学探究与创新实践的真本领。
本次培训课程内容充实、前沿,聚焦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科学课堂实践及科创竞赛等关键领域,特邀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及一线实践者进行专题授课。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金山为大家分析了数字技术的教育应用现状与优秀经验,深入探讨了科技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使命担当,为辅导员们厘清了数字化教育的发展路径。

集宁师范学院教授聂阳博士围绕"政策赋能·数智育人"主题,提出了计算机赋能AI教学的实战方案,并通过工具矩阵与分学段案例,提供了从政策到课堂场景的可复制方案,助力辅导员将AI教学落到实处。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文化小学科学主任杜静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经验,倾情分享了她多年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一线的宝贵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学员们提供了贴近实际、富有启发的实践参考。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郑旭东以"如何上好一节科学课"为主题,提出了课堂教学的"灵魂三问":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教?以批判性思维探讨技术赋能教育,深入剖析了当前科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例引导教师从“知识传授”向“认知孵化”转变,聚焦学生思维能力素养的培养。
集宁师范学院的王德龙老师,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主流科创赛事规则与项目实施路径,通过真实案例展示了优秀项目的诞生过程,指导教师如何有效辅导学生从创意走向作品。

本次培训通过理论研修、案例分析与互动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为乌兰察布市科技辅导员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习交流平台。参与培训的教师纷纷表示,课程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教学实际,对提升自身科技教育设计与实施能力具有重要启发。
本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有效提升了乌兰察布市科技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持续推进“科技教育乡村行”活动、深化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培养更多具备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后备人才注入了新的动力。在市科协的带领下,科创中心将继续强化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持续推动科技教育深入校园、走进课堂,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