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兰察布市科创中心的牵头下,集宁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与集宁区文化小学联合共建的“人工智能创新工作室”于6月18日进行了第三次授课。由集宁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弓美桃老师主讲,以生动有趣的形式,为文化小学的学生们打开了人工智能世界的大门。
课堂上,弓美桃老师围绕“AI应用表演”这一主题,精心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授课内容。老师通过精彩的视频展示,呈现了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人工智能的原理,弓美桃老师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有趣的比喻,讲解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基础技术。在讲解图像识别时,老师将计算机识别图像的过程比作“找不同”游戏,让学生们明白计算机是如何通过分析图像中的特征来区分不同物体的。
此外,课堂还设置了互动体验环节。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简单的编程工具,尝试让虚拟机器人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如前进、转弯、躲避障碍物等。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不仅对人工智能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初步体验到了编程的乐趣。许多学生表示,原来人工智能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
这种三方共建的模式,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打破了不同领域之间的壁垒,形成了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未来,乌兰察布市科创中心将继续发挥牵头作用,进一步深化三方合作。不断丰富和完善人工智能科普课程体系,增加更多前沿技术和实践项目,满足学生们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将“人工智能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地区科普教育的品牌项目,提升我市科技教育水平,助力更多学生在科技的领域探索与成长。